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作者:孔祥娟|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4日 浏览:2

美德少年 |昌邑市文山初中: 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一年一度的潍坊市“美德少年”的评选结束,文山初中传来喜讯:初三六班的李璇同学被评为2017年度潍坊市“美德少年”。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孩子美德的一种褒奖。

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李璇,女,出生于20033月,现是初三六班的一名学生。该生201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文山初中,学习兢兢业业,刻苦努力,上进积极。对班级事务热情,用心,尊重师长,团结同学,深受老师的喜爱,同学的欢迎。

  该同学,虽然不善言谈,也不张扬。但她懂事,明理,关心同学,住宿在校,生活有条有理,卫生、纪律一向优秀,说话和气,从不见与任何同学争吵,总是笑脸相迎。虽“名不见经传”,但是用自己的言行,展示着一名初中应有的礼貌、礼节、文明和修养。

  而该生更让惊讶的是在她的一次周记上,她记述了自己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一所乡镇养老院,为那里的老人送温暖,献爱心的经历。我又一次打开该同学母亲的微信,细细地浏览,发现,她的父母好像都是昌邑市义工,每周走进养老院、孤儿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也许是在这样耳濡目染的教育下,让我们的这个孩子也渐渐明白了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一种博爱。

孩子在周记中,没有过多的渲染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自己有多么的伟大和了不起,但是一字一言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孩子单纯、善良的爱是那么的美好而让人感动。随后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孩子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今天才有,她一直在父母大带领下,走进养老院,为孤寡老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让我更加明白了该同学为什么没有同龄孩子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浮躁,没有所谓的青春期的叛逆,在她身上总能感到一种平静和安定。

 据调查了解,该学生在家也是非常的懂事、明理,她妈妈说:“这个孩子,不论我们说什么,她从不顶嘴,更没有向我们发过脾气!”孝道,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就是尊重。古人有言:父母命须敬听,如果连最基本的对长辈的尊、敬都做不到的话,那不是真正的孝,也不可能做到孝。就是走出家门,看到别的老人,他的心里也不会有那种爱,有那种温暖。

 所以,在敬老院,一所乡镇的敬老院,李璇同学,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学着妈妈、阿姨、叔叔的样子,给爷爷奶奶们洗头、梳头,给他们包饺子,陪老人聊天,对老人的提问有问必答……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也许做一次我们感觉不到什么,但是一到学校大休,走进敬老院,似乎已经成了李璇同学的一种习惯,而与爷爷奶奶们在一起,她也收获了很多的东西,祖孙的相处是那么融洽,那么和谐!

在敬老院


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李璇告诉我:“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把我们最基本的孝道忘掉。也许现在我没有本事做更多的事情,但是我可以去给爷爷奶奶们扫扫地,天气好,我就给他们晒晒被,给他们洗洗衣服,我做的远远不如叔叔阿姨做得多……”她有些羞赧,但是就是这样质朴的言语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质朴、善良、尊老、孝敬的孩子。其实,每个人都是微小的,但是每个人又都可以在这个社会上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一个初中生,她没想到多么高深的道理,更没有想着去博得别人的夸赞,她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最基本的素养和品质。

 不仅如此,这种品质已经贯穿在李璇同学的各项生活之中,她不漂亮,但是总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她不夸张,但是身边总有同学愿意和她交往,与她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她不善言谈但是一说话总是那么彬彬有礼……在今天这个社会,一个14岁的少年将这样的华夏文明与美德演绎的如此真切,她用自己的行为在告诉我们每一个有志之人,成才的根本就是先完善、成就自己的品德。

小小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而我认为,国家的智慧与强大要得益于整个民族的民众的素质和品行,它没有法律的约束,而是每个人内心行为的一种外化,它关乎于整个民族的发展,关乎于整个社火的壮大。在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的进程中,让我们看到我们小小少年身上那种强大的力量,那种让人深思的美德行为。

美哉我美德少年!壮哉我文山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