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关于在教师中开展“优秀教学常规评选暨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关于在教师中开展

 

“优秀教学常规评选暨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分校、各教研室:

为落实教育局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计划在11月中旬(期中考试期间)进行优秀教学常规评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内容

教学常规包括:本学期教师的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教案)、学案、作业及批改(抽查)、听课、教学反思。

二、评选办法

本次评选活动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各分校自己组织,通过平日常规检查,集中评选,在各学科中推选出常规优秀的教师参加学校的评选。本次活动推荐教师要于11月8日前连同原始评选材料报教导处郭相梓主任。

分校推荐名额如下:


音乐

美术

信息

初中

7

7

7

2

1

2

3

3

3

2

2

1


高一

6

6

6

3

3

3

3

3

3

1

2

1

1

高二

6

6

6

3

3

2

2

2

2

2

2

1

1

高三

5

5

5

3

3

2

2

2

2

2

2

1


合计

24

24

24

11

10

9

10

10

10

7

8

4

2

 

第二阶段由学校组成评委进行评选。按学科评选出获奖人员及等次。


音乐

美术

信息技术

 一等奖

4

4

4

5

5

4

 二等奖

6

6

6

8

8

5

 三等奖

8

8

8

10

10

7

 合计

18

18

18

23

23

16

三、活动的开展

本活动学校每学期在期中、期末举行两次。对获奖教师要记入教师发展档案,一年结束后,连续四次获一等奖的教师参加学校“常规之星”评选,评出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同时,学校要根据各分校获奖教师的人数和等次评价分校落实常规情况。

四、表彰奖励

对学校每次评出的优秀常规进行全校展览。并对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每次评选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50元.

获得年度“常规之星”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00元。

五、评选要求

各分校要高度重视本评选活动,做好宣全发动,以活动为载体推进教师的常规建设。在平日教学中,要把“周查月结”落到实处,及时发现、表彰常规突出的教师。

平日的检查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切实让常规突出的教师得到展现。

六、评选机构

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郭明智

副组长:张廷  姜法利  崔希国  孙振富

成员: 郭相梓  王春峰  各年级主任

评委:由领导小组届时决定。

 

 

 

                              文山中学教导处

     2009年10月28日 

 

附:教学常规评选要求


评分标准

得分

10

1、教师有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备课卡及活动的记录(可在卡上体现)

2体现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学法统一目的与要求、教学进度、基本作业和测试、教学规范。

4集体备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


10

1、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2、听课要认真做好记录,标明听课日期、授课教师、课题、课型,要详细填写听课内容、听课体会、课堂环节评价和总评等。不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3、听课之后都要进行评课。评课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授课教师负责的态度,坦诚陈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授课教师要在本堂课授课教案之后(或对应内容反面)做好认真记录。


30

1做到“三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法指导。

2要分析单元(或章节)教材  .每单元开始前,要对照《课程标准》,分析本单元教材,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写出单元教学内容的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时间。

3、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与练习、板书设计等环节。其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课堂时间的分配,课堂反馈或师生互动的方式,例题的选择,板书设计的确定等。

4、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等各种课型要齐全。书写要认真,字迹要端正。电子教案或粘贴的教案不作为备课检查的依据。


30

学案在内容上包括: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巩固三大部分。“课前预习”的内容根据学科不同,一般包含“相关知识链接”、“相关实验探究”、“相关情景创设”和“新授知识自学”等板块;“课上学习”部分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认知规律,给学生交流、展示、质疑的空间,同时设置必要的示范性例题和课堂达标习题;“课后巩固  ”主要是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必要的拓展深化,外加针对本堂知识设计的巩固练习题,习题要有代表性、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10

1.教学反思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反思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剖析教学目标落实情况;总结教学主体的体现程度;审视教学结构设置层次;回顾教学过程中的知情交融.

2.写教学反思的要求:教学反思的内容要记在专用本上。每周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累记不少于300字。每次反思要注明日期和反思领域。禁止照抄现成的材料、把教学反思写成教材分析或教学计划等。


10

1.要控制好作业的难度,实施分层作业2.作业布置要适量。3.作业批改和反馈要及时。4.作业批改的形式应以教师批改为主,批改一律用红笔,有规范的批阅标记,并标明批阅日期,批改时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5.批改要做好批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