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主持人:用面对面的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用心贴心的沟通传达爱与智慧,观众朋友您好,欢迎走进今天的文山杏坛。先来看上期的话题: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手机尾号8848来自双台的家长发来短信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心里会有很多秘密,因此就特别害怕与家长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为孩子提供敞开心扉的土壤,相信孩子渴望自由的心会在这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手机尾号是9572,奎聚的一位家长说:“孩子虽然是我们生我们养,但是,他们却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不能因为我们含辛茹苦,就要求孩子百依百顺,我们家长自己也是从青春期过来的,我们当初也是厌烦家长的管教吗,将心比心,我们应该以过来人的心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跟他们做朋友。”

看来不少家长已经在实践中找到了应对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好方法,我们也希望所有的家庭都和谐美满,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说到成才,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即将面临的高考,那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文山中学的张照贤老师,跟我们共同谈一谈有关高考的话题:

教师简介:张照贤 潍坊市教学能手,文山中学一级教师。

主持人:张老师,我们已经不能说高考是唯一出路了啊,但毕竟高考是学习生涯的一个转折,也是人生中的大事。那么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作为学生来说,已经到了冲刺阶段,那么作为家长,也到了最为关注最为紧张的时期,那在这段时间,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呢?

老师:学生家长在这段时期应该做好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经常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学生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到高考复习当中,一旦在这个阶段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出现一些波动,即使是很小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也会影响到他的学习,进而影响他的高考。

主持人:像您刚才说到的这些小问题,家长怎样才能及时的获取信息?

老师:家长十分有必要每周与老师通个电话,或直接到办公室与老师就孩子的情况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决,为他扫清学习上的障碍。

主持人:了解了孩子的这些问题,家长回去之后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老师:在家里,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面临高考,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往往心情烦躁,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安静的环境为他提供思考学习的条件。因此,当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看电视、会见客人,甚至长时间的打电话聊天,这都会使孩子分心,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另外,就是要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因此家长在家中与孩子相处时,要保持心情稳定,愉悦。

高考前,许多家长总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心神不宁,甚至由于心情压抑,经常引发家庭纠纷,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两人吵架,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从而破坏孩子平和的心态,影响孩子的复习质量。(加家长争吵电视剧镜头)

主持人:嗯,其实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回家还要面对家庭问题的话,他们确实会承受不了的。

老师:因此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要考好,身体健康是保证。临近高考,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每天早起晚睡,再加上高考压力很大,这样很容易导致体质下降甚至生病。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学生由于健康问题导致高考发挥失常,因此这段时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要关注孩子的饮食营养,同时要督促孩子合理地休息及时地锻炼,不鼓励孩子长时间开夜车打疲劳战,引导孩子劳逸结合以效率取胜。

在这里需要稍微提醒一下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的给孩子补营养,像各种营养液、补脑丸,这些其实不会有真正的效果,学习靠的是科学的方法与勤奋的努力,外力的作用是很小的。(加药品镜头)

主持人:其实孩子所需的营养通过我们平时均衡的饮食,合理的搭配是完全可以满足的。我认为过度的为孩子补充所谓的营养,不但不会有真正的效果,是不是还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呢?

老师:是啊,除了身体健康,高考的孩子更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因为临近高考,很多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模拟考试比较多,学生难免会出现考不好的情况,而考试的失败势必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产生波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过分地去一味责备他们,而应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对其多做鼓励和积极的暗示,力争让他们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主持人:高三的同学应该说都比较懂事了,家长简单粗暴地责怪,对孩子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该想方设法帮他树立必胜的信心,以我的经验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难免会管不住自己,大休时,男孩有时会抑制不住看NBA,女孩有时会去逛街,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到网吧玩很长时间,针对这些浪费时间的现象,家长首先是应该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高考即将到来的严峻性,力争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家长就应采取合适的方式予以制止,千万不能因为快高考了就对孩子一味放纵。家长对孩子管理的度一定要把握好,该松的时候松,该严的时候一定要严。

主持人:嗯,看来要因人而异啊,那在迎接高考的这个特殊时期,不仅学生感到紧张,我们的很多家长也很紧张,那么下面我们来听听看高考前,家长和孩子最为头疼的事是什么:

采访:“家长针对孩子的高考压力,平时都有哪些应对措施……”、(生活琐事:又送牛奶,又送水果,吃饭的时候把好吃都堆到孩子面前。)

“最头疼的事”、

孩子:最烦家长做哪些事?(唠叨、事无巨细、小心翼翼)

片花:

 

主持人:看来家长和孩子都各有苦衷,通过上面这些家长和孩子的表现,综合的给我们分析一下!

老师:孩子为什么会很讨厌家长做这些事?因为,无论家长是用语言督促还是生活中的事无巨细,对孩子来说都是压力。

语言施压孩子会很反感,隐性施压孩子同样感觉不舒服。你像这些原来都是自己干的事情,家长都全权代理了,搬车子、挤牙膏、倒牛奶、晚上陪着学生学到十一点,又送牛奶,又送水果,吃饭的时候把好吃都堆到孩子面前等等等等。这些表面上看好像是在关心孩子,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在施加心理压力。这些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我要考不好,对不起爹妈”的想法,增加了孩子的思想负担,因此孩子对此往往非但不感激,反而很反感。

主持人:也的确是这样啊,在我们出去采访的时候,就遇到过好多这样的学生和家长,一方面,家长拼命付出,另一方面,孩子却很苦恼

老师:进入高考冲刺倒计时,孩子在学校已经学得非常投入了,弦已经绷得紧紧的,因此,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顺其自然,把高考当成平常事,不要做一些无谓的牺牲影响孩子的情绪,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孩子其实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

老师:对,还有就是家长往往会自作主张盲目给孩子买各种辅导资料,甚至是为孩子请家教给他补课,这些做法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值得提倡,因为临近高考大多数学生日常学习安排已经非常紧张了,能跟上老师的步伐,再及时做好自我反思整理已经很不错了,家长的盲目干涉往往破坏了学生的既定计划,导致学生学习安排上的被动。

总之,高考前家长能用平常的心态,对孩子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鼓励,思想上多放松,精神上多支持,就可以为孩子最后的高考冲刺保驾护航,就能使我们的孩子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取迎接高考。

最后祝所有的考生2010年高考成功!

主持人:的确,高考成功是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但是高考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也不是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高考不是独木桥,而是立交桥,高考只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次考验,只要付出过、努力过,无论成功与否,都用平常心享受这个精彩的博弈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