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孙佳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书面表达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在紧扣教材,循序渐进的基本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不容忽略对学生的写作方法指导,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经验面对不同体裁的写作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传授写作技巧和步骤。审题(确定文章的类型,特点)→人称和时态(根据文章类型确定整篇作文的时态与人称)→抓要点(重读试题找出得分点即写出提纲)→注短语(根据要点批注部分重要短语或句型)→连接(用一些连接词连接要点形成文章)。

2、模仿实战,限时训练。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堂上布置课后完成,答题时间较盲目,不利于训练学生快速反应及实战能力。让学生明白高考书面表达题不同于汉译英与作文,切忌任意发挥,要学会整理所给材料内容,展开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意思。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口诀:"先读提示审题意,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检查细,点滴小错别忽视。"要求学生牢牢记住。训练的时间要有梯度,时间上由松到紧,逐步做到25分钟内完成任务,决不拖沓。

  3、范例引路。学生在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范文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以导向。此外,教师要指导用多种方法表达同一要点,不要拘泥某一种方式。以求文章生动耐看。学生经过比较规范的答卷和自己的作业,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的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体裁选择适当的行文方式,常见较易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行文方式,如段落组织式,给出topic sentence,然后用一些supporting  sentences来进行阐述或论证;如时间顺序式,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来描写事物,多用于叙事;又如空间顺序式多用来描写地理位置。

4、重视批改环节,进行自改互改与面改。对照范文,学生先对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范文表达方式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毕竟单一,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因此,同学之间(如同桌两人)互改作业也是必要的。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同时,教师当面公开批改两位学生事先写在黑板上的作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如何避免与改正常犯错误。通过肯定与被肯定,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最后,要求学生再对全文通读几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可作最后修改,誊写工整,交老师查阅。

  5、及时讲评,使学生各有所获。落实讲评,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1)、如果时间紧,则抽查部分学生的习作,重点抽查中下水平的学生的习作,采用个人当面批改的形式,争取全面丰收。(2)、批阅过程中,认真记录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讲评课时印发给学生讨论修改,然后教师发表见解。要求学生对照自己,将错题收集到各人错题记录本里去,以便借鉴查阅。(3)、将较好的的习作张贴出来作为示范,或讲评时读给全班学生听,多给学生信心,给予鼓励。(4)、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能有所获。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1、坚持朗读背诵范文。收集历届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范文或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将其分类,每天花一些时间大声朗读,力争背下来,以扩展思路,培养语感,避免自己写出的文章生涩不畅。朗诵课文中好的段落也颇有帮助。

2、训练题材要多样化。书信、通知、人物介绍、场景记叙、看图作文、表格作文等都要训练到位。同时注意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书面表达的题材,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

     3、仔细审题,决定体裁。考生在审题中,首先要一字一句地将题目要求看几遍,一定要记住所给提示的提示内容,看清命题要求和场景介绍,如文篇的对象、目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所要包括的要点,篇幅长度,弄清楚该写哪种题材,哪种体裁,哪个主题,有什么具体要求,有无参考词语和结尾句,有无格式要求等。一定要包括所有要点,可先编写提纲,列出重点词语和将要用到的句型等。

4、扬长避短,灵活遣词。遣词的原则是准确生动形象,符合习惯。由于受中文的干扰,有的同学往往紧抠着提示中的某个中文词语绞尽脑汁地去找所学过的等同该词的英文词语,不但浪费了时间,更主要的是往往选用的词不恰当。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转译法,用同义词、近义词,甚至可用反义词转代表达。总之,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运用较自如的词汇,冷静思考,扬长避短。只要保证达意,并合乎词法要求,问题就不难解决。

5、围绕中心,连句成篇。答题时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提示、将事情发展过程合理排列成文,运用平时积累下来的有把握的符合习惯表达的句型。要能够使用一些常用的表示时间顺序、方位关系、因果关系等逻辑概念的过渡词语,将句子按英文习惯连贯成篇。切忌按中文意思,随意排列组句。尽量避免单一句型的重复使用,正确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

     6、检查格式,勿漏要点。写完后要仔细检查一遍,再参照提示要求,看体裁,格式是否对,内容是否全。同时注意语法应用是否正确,其中包括易由疏忽而出错的主谓一致、时态一致、称谓一致、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并估计一下字数,如已经超过了规定范围,则应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句子删掉,如果字数不足,则应围绕题材中心要点做适当的增写。

7、卷面整洁,易于辨认。每年高考中,有相当多的考生因书写不规范而丢分。好的书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过程。在平时的练和考试中应该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考场上才能水到渠成,始于自然。 

 

众所周知,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训练英语书面表达要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综上所述,针对高三学生书面表达的实际困难和难点错误,英语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课堂教学,广泛阅读训练和分类专门写作相结合进行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指导,有点有面,循序渐进。指导高三学生在备考英语书面表达时注重策略,通过长期的书面表达训练,使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的基本功不断得到巩固与提高,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