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王金平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论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每上完一节课,老师们总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如果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之后,及时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等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该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教学反思不仅可以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还可以指导、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这一点,对年轻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我所在的学校一直对教师有这个要求,教师们都或多或少地坚持写好课后记,这几年学校的教学成绩稳步上升也与写教学反思分不开的。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下面就如何写好教学反思,以及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谈一下自己的一家之言, 与同行们交流一下。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 

1心得体会式       

这类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与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2、评点批注式       

 这主要是对教案执行情况进行回顾。从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和教态等诸多环节进行对照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在教案相对应的地方加以评点批注。在我的教学反思中常有这样的话:“此知识点联系前面用比较法好”、“这个问题可单独提问学生,而不是全班回答”“此处改用另一例子较好”、“此处板书逐步演示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话简明扼要,却为以后的教学节约了备课时间。 

3集体反思式       

 集体反思指与与同事之间相互观摩自己的教学实践,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这种反思形式,我们一直通过“每周一课”的形式在坚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更广泛的途径。反思不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科研学者的介入,提出有针对性、促进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将自己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教学反思该记什么: 

1 记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下来,教师对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对握采用的教学方法,总会发现有成功之处,如果及时记录下来,不断积累,便能有效促进水平的提高。如在讲到细胞周期的概念,我在黑板上画了直线图,分成间期和分裂期,连着画两、三个周期,我问学生:细胞周期的概念能否说成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为什么?时间是一样的。(边讲边在图上标)联系物理上讲的机械波的周期可以说成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也可说出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波的传播的时间。这之间有什么区别?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同学把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对问题会有别样的感受。

2记失败的教训   

      作为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上得很成功。教师若能及时记录每一节课某些失败的教训,并加以纠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比如,有时候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会在课堂教学中举一些与热点相联系的问题,但例子举出后总是事与愿违,学生的兴奋点发生转移,当我把课堂内容回来时,学生却没有回来,影响听课效果。所以例子不能太时髦,只要能尽量与生活相联系,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就可以,同时更要主要举例的正确,表述的严谨。

3记学生的疑难问题      

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形象的分析,方法的运用,教师可在课后及时记录下学生的疑难之处,并作出分析判断,搞清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补救,给学生释疑解难,这样做,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益处。

 4记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上,当学生创新的火花迸发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能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可以把它记下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如我在讲光合作用的一道关于用哪种光时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最低的习题时,我给补充了:白光>红橙光>蓝紫光>绿光。是从一个资料上看来的,学生当时就有异议,觉得应该是:蓝紫光>红橙,当我认真分析了色素吸收的光谱后发现的确这结论不成立,因为叶绿素吸收的红橙光和蓝紫光,它们的波峰都比较高,而最高的在蓝紫光处,还有类胡萝卜素也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所以我觉得应当是蓝紫光>红橙,但是不敢承认学生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后来课堂上才再次补充了这个问题。所以课后教学反思应当把学生这种异议、见解记录下来。同时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备课的时候只能把资料当参考,而不能当结论用,就算用也应该仔细的研究是否正确。

5记录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及时在教案中记录作业情况,讲评时就会有的放失。

(三)、教学反思注意的问题

<!--[if !supportLists]-->1、         <!--[endif]-->要自觉自愿

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这样的教师很难提高自己。 

2、反思要及时 

课前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课堂效果。教案写得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材处理是否恰当,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否启而得法等,这些宝贵的东西在大脑中停留时间并不长,稍纵即逝,如不及时记下来,就会白白付之东流。因此,应及时整理记录在案。

  3、反思贵在坚持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是靠一、二节课所能完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记录、归纳、总结和提高。为此,写好教学后记必须有恒心、有毅力,想起多少记多少,哪怕是三言两语,也来之不易,持之以恒,必有所获。否则,一曝十寒便会功亏一篑。 

4、要注重提炼   

教学反思仅仅停留在上是不够的,这不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真正提高,应该向更高层次拓展。通过积累,然后思考、分析、总结、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有关的教研论文,为教学服务。教师只有在不断积累、总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水平才会不断长进,教研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总之,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总结教与学的体验,吸收课堂信息和及时利用成功的经验,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少走弯路,使课堂教学向最优化方向迈进。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