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物理复习应考策略——胡玉林 姜建伟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310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物理复习应考策略

一、近年来自主招生物理试题的特点  

与高考物理不同,自主招生考试的命题无考试大纲、无考试范围,为了防止针对自主招生复习的应试教育,避免“高分低能”,自主招生物理试题显得“变化多端”。总的来看,近年来尤其2012年自主招生物理试题的命题原则:不以超出中学高考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查目标,即“立足高考”;但试题更侧重能力的考查,无基础题,大部分试题在物理思维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超过了高考要求,总体难度的定位介于高考试题和竞赛的初赛试题之间,即“高于高考”.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发生了巨大改革,各大联盟考试科目均缩减为两科,对于理科生而言,科目为数学和物理。相比过去几年,物理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这也是自主招生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后自主招生物理依然会是考察的一个重点,随着高考难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同学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这条路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筹码。然而自招考试并不像高考那样容易,抱着碰运气、试一试的想法去考试注定会失败。如何在自招笔试中拔得头筹,充分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纵观近几年自招物理考试的规律,呈现出的特点是:知识上广而深,方法上巧而繁,能力上智慧与毅力双管齐下。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备考时也需要从这三方面狠下工夫,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复习。

1考查的知识点范围

  自主招生考试是面向全国的招生考试.毫无疑问,考查的知识点不会受各省单独命题的高考考试说明的限制,比高考的知识点多,类似于八十年代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甲种本)的要求.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的是尖子生,试题显得“活”,甚至有点“怪”.与高考相比的拓展及超过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有:

  力学模块:力矩的平衡、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惯性力、关联加速度、动量定理、引力势能、动量守恒、动量与能量的综合.

  电学模块:电场中的导体,点电荷的电势公式、恒定电流中网络电路,动生、感生电动势、电磁感应中简单的含源电路的计算.

  热学模块:热力学定律、物态变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帕龙气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

  光学和近代物理模块:光电效应、原子的跃迁、原子核反应和动量守恒定律综合、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光的干涉的定量计算.

  实验模块:由于题量限制等原因,自主招生考试物理实验考查相对高考偏少,试题基本不受高考大纲的限制,没有课本上现成的实验,大多是电学方面实验题.

  2 试题考查的物理方法

 与高考相比自主招生试题更注重多种能力的考查,更注重物理思维方法及技巧的考查,试题将贴近高中物理的有关竞赛内容和高考考查内容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尤其在运用等效法、图象法、极限法、微元法(微积分思想)、补偿法、递推法等等。处理物理问题方面的考查明显比高考多、比高考难,彰显了自主招生试题的选拔功能.

二、自主招生考试物理备考策略

备考复习十分紧张。所以,要讲究复习策略,力求取得最佳复习效果。考生不要到了高三突击进行自主招生的应试复习,而是要将学习贯穿在整个高中学业阶段。高中学生应该抓住自主招生优惠政策频出的利好,把自己从被动的应试学习中解放出来,要从追求考得好转变为学得好,自主招生在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出只有学得好才能考得好。

1、要有早期的规划。对于想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来说,应该在高一入学第一学期就开始做出一个远景的规划时间表。学生应根据自己初高中衔接的学业表现,以及自己所在学校近年来自主招生的排名和录取情况,对自己未来是否具备自主招生的资格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估。近年由于家长和考生没有真正地了解自主招生的实质内涵,误认为是高考前的另一次小高考,在高三阶段往往跟风备考,由于考试的途径和人才的选拔与高考完全不同,结果是两败俱伤。
   应分析自身特点选择意向高校。在做出自我客观评价后,不要急于入手应试准备,考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人生志向、职业取向对高校有所选择。很多学生没有学业和职业规划,往往是一切由家长包办。高中学生应该在第一时间对未来想报考的高校和专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借助于高校官网和论坛学长的观点、看法,让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后,再进一步圈定几所心仪的高校专业。这样就能在整个高中中贯穿自主招生的热身学习,从而做出基本的文理科方向侧重的整体计划,也有利于后期的强化复习。
 
 偏重文科的同学要注意人文素养的提高。文理科自主招生学习规划中,应该以能力拓展为突破口。文科生在高一到高二的阶段中要广博多闻,尤其注意文史哲方面的人文素养提高。另外,对于理科生,也千万不要忽视了文史哲知识的积累,这些知识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文史哲方面的阅读应该涵盖文学史、文化史、哲学、社会学、宗教、美学等学科,千万不要以为仅是高中阶段的文学常识积累或文学欣赏阅读,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偏重理科的同学要纠正错误思维。这个错误思维就是未来自主招生的理科考题很难,偏重竞赛。其实不然。一些过来人认为,尽管会有些难题,但总体要求仅是对于高中理科学习的高层次考核,更偏重于一些理化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所以在高一高二的理科学习中,学生要注意拓展能力和创新,在一些世界科技新方向和应用方向做准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数学学科上,适当对大学高等数学做一些初步了解。

2、要抓重点和薄弱环节,拓宽知识要点,深挖物理本质。自主招生从知识内容上考察范围十分广泛,只要是课本提到的都可作为考试内容,包括选学内容、课后题、阅读材料,甚至到某一张图片,都可能成为考试重点。另一方面,高中物理教材从知识讲解上比较宽泛,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很多,因此这就成了自招考试中题目深度的来源,许多结论我们在高考中只需要懂得应用即可,但在自招中则需要学生明确它的由来,甚至要求证明和变化。因此在自招复习中,首先我们要将一些我们并不了解的超纲知识提前进行学习,并且从本质上将其弄清它的由来和应用条件。

 3、要狠抓审题和训练

考生往往对物理情境试题,新信息试题的阅读出现障碍,导致题意理解有误或发生偏差,解题半途而废或者出现差错是司空见惯的。所以,注意寻觅一些文字叙述较多,题意层次表述得丰富的题,通过粗读与细读,慢读与快读,分句与分段读结合的方法,训练阅读语速,提高题意理解的反应速度。当然,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描述能力,都是需要复习的重点。

自主招生中有些题目知识考查十分巧妙,注重的是方法;有些题目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平时学习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侧重于实际问题的应用;还有些题目不在方法有多么巧妙,而在于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包括审题能力、分析能力、作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等。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往往来源于最原始的发现,他们是没有太多结论可以使用的。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需要用最传统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比如画情境图,借助导数、立体几何等数学工具等。例如去年华约第6题,就需要学生老老实实做出光路图,然后根据几何知识进行求解。这都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能力的形成一方面源于题量的积累,形成一种感觉;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对结论和方法的由来进行总结,了解各结论和方法的初始条件和初始情境,以便在考试中看到类似描述时能迅速进行联想。

  4、要把握好复习的难度

自主招生试题难度介于高考和奥赛之间,今年的难度会适当降低一点,所以,不必死啃难题。复习新增的知识以理解辨析为主,考纲内的知识是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为主,以中档题,可以拓展的题为主。例如13年华约考试第3题,如果使用摩擦角和全反力知识就会非常简单,那么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就需要总结到摩擦角、全反力通常在讨论滑动摩擦、最大静摩擦及自锁时使用才可以简化题目。那么当我们看到该题为最大静摩擦的临界讨论时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了。要选择一些典型题进行解剖,探究分析问题的思路、领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延伸拓展的空间,避免出现知识用时方恨少的窘境。

总的来说,物理备考主要以方法学习和总结为主,每个方法配以相应真题进行训练,不必太多,一个知识点练习2—3道题目即可。但是作为理科复习,落实是重点。切忌光看不写、只想不做,不管是例题还是练习,务必要落实到笔头上,知道最终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只有在书写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各种方法的使用细节。

 

同学们,你的自招考试正一天天逼近,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现状有规划的进行备考,有的放矢。态度决定高度,今天成就明天,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