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7日 浏览:2

为深入推进“6+1”高效课堂模式,指导老师们更加精准科学施教,11月16日下午,我校在报告厅举行了 “6+1”高效课堂模式深入推进专题会议。全体领导干部、高一、高二、初中、艺体全体教师及高三管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孙振富主持。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副校长孙振富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共三项议程:一是教导处主任魏庆文解读“6+1”高效课堂模式;二是高一高二两位级部主任发言;三是校长于子芹讲话。

首先,魏庆文主任结合自身从教经历,从师生思想转变、导学提纲的制作与使用、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学生合作与交流总结习惯的培养、高效课堂模式的推进方式等方面,向与会人员提出了“6+1”课堂模式推进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魏庆文主任解读“6+1”模式

接下来,高一级部主任孙俊义和高二级部主任朱光辉针对前期“6+1”高效课堂模式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孙俊义主任做了题为《让走在前面的人看到更精彩的美丽世界》的发言。在发言中,孙主任表达了讲课改进行到底的决心。在推进“6+1”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认清形势,不找借口;学生应丢掉拐杖,主动学习。为推进课改,高一级部将继续通过跑操宣誓、主题班会、课堂强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情教育;以狠抓秩序、文化引领和小组评价来进行精细管理;通过大小教研进行集体研究分享、优化课堂设计并编制知识清单。与此同时,孙主任还提到新模式推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高一级部主任孙俊义发言

朱光辉主任做了题为《高二级部“6+1”高效课堂整体推进问题与对策》的发言。他表示在新课堂模式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老师们必须认真思考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合作问题,提前预设可能遇到的障碍及对应策略。朱主任并且指出高二级部在推进“6+1”高效课堂遇到的六个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了破解方法。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高二级部主任朱光辉发言

最后,于子芹校长做了题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文山中学“6+1”高效课堂之变革路径》的讲话。于校长从三个阶段谈高效课堂的变革路径: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在“先僵化”阶段,于校长分析了学校推进“6+1”高效课堂模式的原因,并提出本学期僵化“6+1”课堂模式,通过不折不扣地落实“6+1”环节,让老师们领会该模式的内涵,把握其精髓,同时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导学纲(知识清单)、统一课件、统一课堂环节。“后优化”即通过僵化“6+1”高效课堂模式,学会自我批判,优化改良课堂教学。通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改进,最终使“6+1”课堂模式达到最优化,更实用,更高效。 “再固化”,即在下学年夯实课改成果,形成文山中学独特的高效课堂模式。于校长强调在这一阶段,应该注意做到两化:例行化(流程化和制度化两个层次)和规范化(模板化和标准化,给学生一个模板和将课堂环节规范)。最后,于校长谈到,先僵化,僵化是一种学习方式;后优化,优化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创新;再固化,固化是一种标准化的提升。做成这件事就叫“文化”,打造课堂教学的文化,从而做到“以文化人”。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于子芹校长讲话

深入推进“6+1”高效课堂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文化,是全体文中人审时度势,紧扣时代脉搏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相信在全体师生凝心聚力,锐意改革的决心和行动下,一定会打造出文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老师们认真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