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引进来——高一分校衡水二中考察学习体会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2016年1月7至9日,学校组织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到衡水二中参观学习。老师们听取了专家备考指导,体验了课堂教学,参观了校园文化,感受很深。除了各科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颇深:

一、抓教师,促专业成长

学校狠抓了教师专业成长,从几个细节就体现出来:

1.每天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计划、内容。

2.老教师上午上课,年轻教师下午上课,年轻教师必须听课后再上课。

3.年轻教师必须备详案进课堂,上课前备课组长把关并签字。

4.强化集体协作,只评价奖励“对子班”(包教组),不评价奖励教师个人,严禁个人英雄主义,个人成绩异常突出是挤占了集体资源。

二、抓课堂,促高质高效

衡水二中坚持把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环节细化,制定了具体要求,形成了“四无三有”模式,并进行多轮展示评价。

1.“四无三有”模式。第一环节是“备课”,有“五备三有一检查”备课制度;第二环节是“讲课”,有“三抓三动”高效课堂标准;第三环节是“作业”,有“五有五必须”作业制度。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2.多轮展示评价。大约45天进行一轮课堂教学展示评价,各级部内各科组长先讲示范课,组员跟进讲演示课,优秀代表全校讲公开课,每轮都进行表彰奖励。

3.抓好课后落实。这主要体现在作业的布置和评价上。“五有五必须”作业制度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层层夯实。就是一个“纠错”,就分了三步:先是学生自己改错,侧重知识性纠正;二是课堂上教师引导纠错,侧重解题过程纠正;三是课后纠错,侧重学生感悟和举一反三,主要利用每天的公共自习完成。在各班的走廊上,张贴着各科学科规范、样板卷、检测分析。

三、抓学生,促励志和养成

衡水二中的生源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在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习惯方面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除了被称为“天下第一操”的课间操和红遍全国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很深。

1.励志教育处处在。

衡水二中以励志教育为核心,确定了激励四环节,即精神激励、环境激励、榜样激励、活动激励。让“超越永无止境”“一切皆有可能”“相信我们可以创造奇迹”的二中精神根植衡水二中学子内心深处,激发他们不断超越、不断进步、“化平凡为神奇”。励志教育很好地帮助学生们重拾信心、树立自信,让他们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昂首向前。在学习中,我们发现,衡水二中的学生给人一种激情满满,斗志昂扬,心无旁骛的感觉,衡水二中的孩子们做到了健康每一天,坚强每一天,奋进每一天,团结每一天,规范每一天,高效每一天,专注每一天,充实每一天。

2.养成教育事事抓。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衡水二中的老师认为“学生的不良习惯改变多少,优秀品质培养多少,他的能力就可以进步多少”,衡水二中从对学生的内务整理、打扫卫生、上课状态、卷面书写等细节的管理、规范和矫正去修炼学生的性格与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纪律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参观过程中,衡水二中学生的高效学习、惜时如金、规范严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此次学习,无论是备课组长、骨干教师还是班主任,都收获很大,对自己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必将在以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