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徐静,文山中学音乐老师,基本能力组备课组长,潍坊市基本能力命题组成员,潍坊市音乐学科专家。多年担任高三基本能力教学,一直是情感课堂、快乐课堂的推崇者与践行者。
徐静认为,作为一种最富于情感表达和最具有情感力量的艺术形式,音乐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她觉得,对于一部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师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要保持一份饱满而浓烈的激情。于是,徐静每备一节课之前都会查阅记录十几份相关资料,坚持让自己的课堂成为活水流淌的地方。成为活水,课堂的旋律与节奏才可变奏出动听的音乐。徐静很注重锤炼自己的语言。她觉得,要抓住学生的心,必须首先要抓住自己的心。或慷慨激昂、或欢欣喜悦、或悲痛欲绝、或鼓舞振奋……语言要形成如同音乐一般的旋律美与节奏感。在这一曲曲精彩生动的“咏叹调”中,孩子们的情感便慢慢被滋润、被营养,一步步地生根、发芽……
徐静忘不了上《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那节课,她慷慨激昂地讲授,学生们庄重激动、眼含热泪地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及冼星海的《保卫黄河》讲解并播放完时学生们唏嘘的感动与感慨、振奋与畅想……也忘不了《地方戏曲》那节课师生同唱《花木兰》、《天仙配》及《红楼梦》等剧目唱段的欢乐……
因此,徐静总结的自己的教学特色之一便是:进入角色,激情“变奏曲+咏叹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徐静知道,一个学生,如果不会笑,那他学习再好也是有缺陷的,他走上社会以后也不会是个和谐的人。要想学生会笑,能笑起来,首先老师得是个热情宽容的人。表现在课堂中,就是要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这非常有利于孩子快乐性格的培养。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徐静的音乐课都成了他们师生共同期盼的一个约会了。孩子们不管她去得多早——哪怕是他们上一节刚下课,也不管当时他们是多么吵,只要她一进去,就马上会有一个声音:“嘘——”结果全体就立刻安静下来,热切而充满渴望地看着她。讲课中提到的作品徐静总是要给学生唱几句,不管是歌曲还是戏曲。这时候,孩子们的表情总是崇拜快乐而享受的,老师唱完他们会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至于养成了一种习惯,一提到一首作品,他们总要嚷嚷:“你唱唱!”当徐静讲到原始社会大禹之妻常唱的 “候人兮猗”、甚至是讲到蒙古族的国宝级艺术“呼麦”时,他们竟也嚷:“你唱唱!”徐静知道他们不是难为自己,而是出于孩子的快乐调节,于是她慢悠悠地笑道:“……这个好像难度挺大呀。”大家哄地笑了,笑声中一个声音又传来:“你谦虚!”孩子们就这么可爱。讲西方音乐流派的时候,徐静讲柏辽兹凭一首《幻想交响曲》赢得美人归。“这就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她说:“可不要小瞧音乐的作用呀!”。有学生在立刻下面道:“好,学音乐去!” “行,“徐静不慌不忙地说:”期待着你的凯旋。”青春的笑声又立即充荡在整个教室。这就是徐静的课堂,这就是徐静的学生——学习着,并快乐着;快乐着,并收获着。“情感营养不良症”永与他们无缘。
徐静为她的这个教学特色之二概括为:和谐共振,改“一指禅”为“四手联弹”——,活跃气氛,培养学生的快乐性格
连续三年的高三教学生涯,徐静努力了,也收获了:
08年1月,论文《把音乐的教育功能还给音乐课》获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08年3月,被认定为潍坊市高中音乐学科教学能手。
08年4月,被潍坊市教科院邀请为潍坊市高三音乐教师做了二轮复习的经验报告。
08年6月,两个版面的稿件《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戏曲》在《现代教育报新课程周刊》上刊登发表。
08年8月,两个版面的稿件《西方音乐流派》在《现代教育报新课程周刊》上刊登发表。
由于稿件优秀,被《现代教育报》音乐版编辑聘请为其审稿,别人发的音乐稿子都由其审改。
08年7月,在全国第三届论文大赛中,论文《把音乐的教育功能还给音乐课》荣获一等奖,同时在戏剧出版社的《感动中国》中出版。
08年7月,参加了潍坊市基本能力一轮复习资料的编写,所编章节简洁实用,得到教科院领导与使用者的赞誉,后面的两年又承担了其它专题的编写。
08年7月,被选拔为潍坊市高中骨干教师暑期培训音乐学科的主讲人,作为潍坊市学科专家作了《让音乐之美催开情感之花》的讲座,得到所有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08年8月,参加了潍坊市音乐学科高一至高三教学进度的制订工作。
09年9月,《音乐课——还原音乐的教育功能》获潍坊市金点子奖
09年1月,两个版面的稿件《音乐命题热点预测》在国家级报纸《现代教育报新课程周刊》上刊登发表。
09年9月,交流论文《抓好反向学科,全面提升成绩》在潍坊市基本能力学科素质教育研讨会上作大会交流。
09年10月,被评为昌邑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09年12月,两个版面的稿件《中国创作音乐》在《现代教育报新课程周刊》上刊登发表。
2010年1月,在学生评教中,成绩排名第一位。
2010年,获得昌邑市教学成果奖。
08年被选为潍坊市基本能力命题组成员,几年来参加了高一至高三基本能力多次考试的试卷命制工作,所命试题全部原创,导向性好,质量高,亲切巧妙,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几年来,每次昌邑市的高中教研活动,都提供公开课。
接待过山东省多所学校的教师前来听课,为各地多所学校的音乐教师提供自编复习资料及进行知识指点。所做学案亦被大家要去而直接使用。
多年来指导的学生节目多次获得昌邑市各类演出、比赛活动一等奖。
……
然而,徐静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些,而是学生们快乐的笑脸、阳光的性格,以及对她深深的依恋。她陶醉于每次校园碰面时那一声声或豪爽或温柔的“老师好”,陶醉于每次见到她时孩子们那那青春快乐的身影,陶醉于已上了大学的学生们在QQ里给她的留言。谢谢,孩子们,徐静感动地想:我在成就你们的同时成就了我自己,你们是我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