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8日 浏览:2

新的学年,文山中学快速发展的关键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之光亮,在哪里?在何方?在教室,在课堂——在有着学生生命生长的地方。

2017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

“课堂革命”,把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思考逼到一种“非此即彼”的信仰抉择的处境,在我看来,这是为了重申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让每一位教师扣问初心,反思内省,对这个问题进行追问与回答。谁在灵魂深处思考这一问题,谁就开始了本真的解答。而最后的答案,定会是我们行走的步步脚印编织的教育叙事——我们自己在今天书写,由我们的学生和后人阅读与流传。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被记住,而是在我们有限的人生中,最终体认到教育价值在自己生命中如此清晰确定的实现。

文山中学,有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丰厚经验,有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批优秀教师。但重启“课堂革命”,我们仍需要经受新时代的“变革”之“痛”——心灵革命之痛,观念革命之痛,技术革命之痛,行为革命之痛!

坐而论道,无法止痛。所有的“痛”,只有行动,才能镇痛。

2018年9月20日,文山中学“名师讲堂”重新开启,高二生物王金平老师、高一刘迎飞老师带来了“课堂革命”的清新之风,我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来形容,声声清脆,激昂嘹亮,不只是两名老师的课堂精彩,而是文山中学课堂革命的开篇之声!

9月28日至29日,新教师汇报课启动,高二化学徐凯宁,高一数学侯敏、化学刘明、语文耿爽、化学刘真真、地理李贝贝、物理黄文宇、生物刘蓓、地理刘亚琳,九名新入职教师在课堂革命的路上,完成了自己从教生涯的首次亮相和庄严仪式!

10月9日至12日,文山初中自开学以来,历时一个月的青年教师大赛,完美落幕。黄妙丽、孙文静、赛丽莎、马雨冰、李文娟、邓成美、马乐园、刘佳佳、臧金鑫等青年教师在大赛的“淬火”中脱颖而出,百炼成钢!

10月12日,文山中学高效课堂培训会举行,55名课堂革命的 “先行者”,共同探究课堂模式,共同指向学生中心,发起了一场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与行动实践!

10月16日至23日,昌邑市高中教学能力大赛举行,全市一等奖17项,文山中学姜当伟、于志萍、鲍艳华、孙佳、张璐、刘迎飞、李腾飞、王沙沙、张健9名教师,荣获一等奖!

10月20日,潍坊教科院组织的领导干部管理会议,河南长垣一中的“6+1”高效课堂模式,在我们领导干部心中,再掀波澜——2017年11月,首次观摩石家庄精英中学的“6+1”高效课堂,已让我们感受到课堂革命的曙光,当河南长垣一中用钢铁般的事实再次证明这一模式的高效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犹豫不前!

10月29日,文山中学举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在历经一线实践、真实作战后,我们深深感到,新时代,新教育,课堂必将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日夜征程、迎难而上,求变精进、奋发图强”的精神宣言,“倒逼”我们首先从课堂开始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变革最难的不是制定方案,不是薪酬多少,而是价值观的统一。这次推进会,使得我们每个人开始真正拥抱变革,赢得新生!

11月2日至4日,文山中学29名教师再赴石家庄精英中学,千里迢迢,只为“取经”——来去路上,学习过程,每一名老师自内而外迸发的学习热情、变革激情,让我由开始的飘摇不定,越发坚定从容。在我的意识里,这既是一段从0到1的创世纪,你若参与,便是荣幸!同时也是一段从“N到N+1”的艰难行程——文山中学是一所并不年轻的学校,师资结构稳定,教学模式稳定,思维方式稳定,而要打破这“稳定”,需要灵魂洗礼,需要价值认同——感谢石家庄精英中学的震撼现场和钢铁数据带给我们的心灵冲击,几乎无需语言,我们在学生的眼神中,已感受到“6+1”高效课堂的神奇魔力——目标一旦确定,我们只需改变过程。回来路上,大巴车上,从15:00至22:30连续五个半小时的思想交锋与思维碰撞,让我禁不住改编了马云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一群有情有义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之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事情”,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一言既出,别无退路,去挑战,去抗争,浑身是伤,屡败屡战,忍别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别人不愿成之事,少年心,英雄梦,惟愿我们以肝胆豪情行走于天地之间,了却侠骨柔情,快意江湖恩仇!

11月6日,文山中学高效学堂开讲,高二语文备课组长高丽娜、高二数学备课组长王丽娟、高一生物备课组长刘建义,借用“6+1”模式,开启文山中学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全校教师大听课,全校教师大讨论。感谢三位开讲的老师,打响了文山中学课堂改革的第一枪,虽然有不足,但毕竟在路上,体现了我们前行的勇气,变革的力量!

11月7日,全校教师课堂革命大行动:变革教学关系,我们义无反顾;把原本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并非盲目行动。对于这次课堂革命,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从战略、到战役、到战争、到战斗,坚守六个字:扎硬营、打呆仗。刀剑兵法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大道和诗意行走。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我们深知,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变革路上,此时境况,正如电影《无问东西》的宣传曲《无问》所唱:

你问风为什么托着候鸟飞翔

却又吹得让他慌张

你问雨为什么滋养万物生长

却也湿透他的衣裳

你问我为什么还是不敢放下

明知听不到回答

如果光已忘了要将前方照亮

你会握着我的手吗

如果路会通往不知名的地方

你会跟我一起走吗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只要我们选择了神圣与崇高兼具的教育信仰,对职业抱以深沉的敬畏,对课堂抱以开放的信念,对学生抱以坚定的信任,既让自己的生命恒久地处于变与思的状态,又不断修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的课堂就一定能够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够达到生命生长的自由之境!

                                 于子芹

2018年11月8日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校“课堂革命”:道阻且长,行则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