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心声 | 昌邑市文山中学2015级校友郭龙行——感恩母校,感恩有你!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5日 浏览:2
编者按:
这是我校2018届毕业生郭龙行写给母校的一封感谢信。郭龙行同学的家是滨州邹平,2015年9月来到文山中学读书。三年高中生活,让他成长,成熟,也让他明确了自己追求的目标。论学习成绩,他成绩算不上优秀;按军衔高低,他只是一名普通上等兵。但这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一个勤恳上进的孩子,一个胸怀国家和人民的孩子。这正是文山中学教给孩子们受益终生的知识。他从一个只有高中毕业的低起点,心怀报国激情走进军旅,用自己的品行与勤奋,一步步向着自己的人生之巅迈进。祝福龙行,也祝福所有文山学子们!
写给我魂牵梦萦的母校
二〇一五年九月,我来到了离家二百公里的昌邑求学,有幸成为文山中学的一名高一新生。一进陌生的校园,就被“欢迎您,新同学”的条幅拉近了距离;就被为自己忙里忙外的学哥学姐们温暖了心房;就被班主任的“新生动员”带进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艰苦而充实的军训生活开始了。看着英武潇洒的教官们,懵懵之中产生了从军想法。军训结束后不久,我也完全熟悉了我的学校。超喜欢的宽阔运动场,酷毙了的跑大操,爱死了的那么多个篮球场,还有那来自全省各地的可爱同学们,授课风格各异的老师们。可能是因为经常想念这些,所以现在时时会闯进我的梦里。
记得一次篮球赛中,我拉伤了腿部韧带。医生说非常严重,在医院只好坐着轮椅或拄着双拐走路。那时候最担心的是我还能否实现我的军旅梦。回到学校后,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同班同学、邻班同学对我进行了大熊猫般的呵护——他们抬着我和轮椅上下楼,如同坐轿一般,极似抗洪救灾中军人抬受灾群众的场面,也极似抗日战争中医护人员抬伤员的情景,拄双拐自己上下楼的机会极少。每每想起每每泪目,感谢有他们!那时,我就坚定了从军的想法。因为我也想为他人服务,我认为军营是最好的去处。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奇迹出现了。不到两个月,我的韧带恢复的很好,检查后一切正常,我又可以奔跑了。不需爸爸妈妈的陪伴,只有文山师生的陪护,照样使我健步如飞,个性飞扬。爸妈来学校看我,一起聚餐。唠完家常后,我郑重宣布我要从军,要报效祖国和人民。妈妈流着眼泪说那会很苦,爸爸立马干了杯酒说儿子长大了。
高三伊始举行成人礼,励志专家的精彩演讲,点燃了学生们的激情,引起我们的共鸣,学生们争先恐后上台发言:我要上清华、我要上北大……只可惜因为距离较远,我没有挤上。如果上台,我一定高呼:我要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
高考结束后,我开始为我的从军梦做准备。每天早上6点开始长跑,然后到健身广场锻炼。最终,我没有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要求报名,而是选择到县里武装部进行参军登记,军检过关后顺利入伍。
现在我当兵两年了,也收获了一点小成绩:在2019年6月1日的连队军事五项比赛中获得总分第一名;2019年12月荣获了“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目前是一名预备党员,力争明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体验大学生活,但我的当兵生涯一样精彩。我一直谨记习主席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教导,我会用我的努力与坚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无悔青春,书写自己的出彩人生!
感谢文山中学的老师们!感谢文山中学的同学们!更感谢我的母校——文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