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陈韬任同学学习》随感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向陈韬任同学学习》随感

                       高一分校校长  王文祥

高三陈韬任同学的信手捡起脚下的废纸,被值班老师收在眼底,并写成短文发在办公系统上,这是他(她)没有想到的,可能也在很多师生的意料之外。

捡拾之间,俯仰之中,小事也,何必如此小题大做?我觉得小事不小,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可以折射一个人灵性的光辉,更可以反映出一个家庭、班级和学校在孩子成长身上付出的艰辛。

陈韬任捡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美德。这种美德是如何而来,又是如何成为一种内在的习惯?这是我所考虑的,也是发文者的用意所在吧。

事虽小,不可不亲为;

恶虽小,不可以有为;

善虽小,不可不力作;

一件小事,正可以说明教育者的匠心,教育总得附着具体的事情上

学校一直以来奉行的教育原则是“近、小、亲、实”,这也是教育避免空洞的行之有效的原则,善良、正直、勤奋,爱国……这些优良的品质,最终落实到孩子身上的,只是一件件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正如陈同学的信手一捡,或是李同学的随手关上滴水的龙头,亦还是某位不知名的同学精心制作的怀念学校的Flash。为教者善于将抽象的品德,折解落实成一件件的小事,通过行为养成教育,最终成为学生言由心发、意随行动的习惯,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重新审视“近、小、亲、实”真是教育者的不二法门。

好的习惯是共生共通的。

滴水穿石,涓流成海。小事不小,在于大事是由若干个小事组成,用心成就每一件小事,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最终成就一件大事,成就一个辉煌完美的人生。

好的习惯又是共生的,因为它是由善而生的。今天他可以捡起一片纸屑,明天就能够搀起摔倒在路边的弱者,后天更能于人危困中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当他有了一颗向善的心,他散发出来就是大爱的光华,不管他的光华能够照多远,能够给多少人带来多大影响。譬如他引起了值班老师的赞叹,这就够了。

好的习惯是共通的,因为习惯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他细心看到了路上的纸屑,也会看到学习上的蛛丝马迹,去小错,存优良。他会在学习的各个方面精益求精,使学业有所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技艺优长的人。德才兼备,从德做起,德成,艺必精。

我们要在学生身上印上什么?

学生最终都会像归鸟离开学校飞入社会丛林,在广阔的天地中大有作为。他们身上会渐渐褪去加减乘除,也会淡化物化政史,他们会把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一点点返还给我们。那时,我们在他们身上还留下了什么?

如果他们说,我们在文山中学的课堂上、从某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勤奋正直,领略到做事要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并且正是这一切影响我们一生,成为我们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源泉。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真正的教育,我想这也是值班组的领导真正用心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