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曹云霞:“解开心中那把锁”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例:
一、2010年4月23日上午11时35分许,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甲子第一中学,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该校一范姓语文教师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
二、沈阳165中学女教师狂扇耳光20记。。。
主持人:通过电视、网络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真实场景,让我们意识到师生间的矛盾屡屡升级,相信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不愿意看到的,更是他们感到最痛心的,那么这些现象是孩子对教育的漠视,还是教师劳动的贬值?当师生矛盾不可避免的发生的时候,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到了市文山中学的曹云霞老师,来共同讨论一下!
教师简介:曹云霞 昌邑市文山中学
主持人:曹老师,您您从教多少年了?
老师:
主持人:那根据您这些年来的经验,先给我们分析一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老师: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可以说这种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校功能的实现。从大量的教育事实来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主持人: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呢?
老师:首先是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能否对一门课程发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欢迎任课教师。发生师生冲突,学生对教师必然会产生疏离感甚至反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与信息自然就很难接受。这种心理障碍会使学生丧失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影响成绩。
同时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工作任务繁琐而繁重,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心理压力大。教师的工作成绩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行为符合规范,教师就会体验到成功,相反,体验到的便只有挫折。如果教师经常处于挫折之中,他们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乃至心理疾病。
主持人:可能像咱们这样的年龄很难理解为什么师生矛盾为什么会发展到现在这样让我们痛心的地步,根源是什么?先找我们自身的原因,作为教师存在哪些客观的问题?
老师:从我们自己的感受来说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其一,是由于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的高期望、多需求,致使教师压力加大,工作被动,倦怠心理,也是在所难免。 第二就是教师陈旧的潜在心理因素。这是由于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师道尊严,教师享有崇高的声望。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也起了微妙的变化。过去主张“严师为贵”,而今,假使老师仍管得太过于严格,学生就会不满。教学中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也会采取一些孩子们认为不当的手段,比如,强求学生学习教师认为所谓有用的知识,占用活动时间强迫学习,这些都会引发孩子的反感,这种情况下,冲突就在所难免。
主持人:那么再来分析一下孩子身上存在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第一、具有时代特点,备受过多呵护。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助长了学生的“个性膨胀”。他们大从小到大,都是在若干长辈们的小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唯我独尊”的个性非常明显,“特权”思想比较严重。这些学生只会听进表扬的声音,而承受不起一点点逆耳之言。
第二是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使他们产生烦躁、厌学、甚至对老师不满的叛逆心理。
第三、青春期的年龄因素,身心急剧变化使他们自主意识增强、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再加上网络游戏、宣扬暴力的图书等不良影响,致使学生往往选择以暴力的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
最后一方面就是家庭的影响。当今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情绪迷茫,心灵不堪重创。他们过早地打消学习的热情,甚至会因被抛弃感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他们有时会把这种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包括老师。这四个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师生矛盾的发生。
片花:
主持人:那么当矛盾不可避免得发生时,怎样解决问题?
老师:1、在遇到师生冲突时,老师首先应保持冷静,切忌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进一步激化矛盾,而是应该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2、处理冲突要公平、公正、合理
教师在处理冲突时,不要滥用权威,要具有谦虚的性格,根据实际情况,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冲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退一步海阔天空。特定情况下,教师理智地让一步,不但不会损失教师的尊严,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智慧的妥协是一种美丽。
4、果断结束,减少消耗。师生矛盾冲突后,应该说没有赢家,所以果断地结束冲突是明智之举。也就是说,在冲突进入初始阶段,教师就该果断地结束。不要与学生争一时高低。冲突时间越长,损失越大,即使是胜了,也是惨胜。所以早结束比晚结束好。
5、暂时回避,由第三者处理。尝试和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合作,加强疏导与辅导。
6、做好后续工作。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应在双方平静的状态下,与学生再次面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当然,教师也应审视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要诚恳、亲和,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主持人:除了老师和学生,还有一方是起着关键作用的,那就是家长,在发生了师生矛盾时,家长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老师:师生发生矛盾时,家长要唱好三部曲:
1、当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不能感情用事,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达对老师的不满甚至责怪。应首先细致地了解事件的实际情况,然后冷静、客观地分析孩子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因为孩子看问题往往是感性的、片面的、情绪化的,其观点也常常会有偏差和误解。
2、家长在思考好对策后,要在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和孩子共同讨论、交流这件事情,应对措施要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同。
3、正确教育、指导孩子。教育孩子以宽容的态度理解、接纳老师。不要因为对老师有意见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接受老师的正确教导,不故意放纵自己,防止逆反心理,犯更多的错误。
家长要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和交流。勇于面对孩子的问题,不逃避孩子的错误,消除误解,共谋对策,达成共识。这样才能避免矛盾越积越深。
主持人: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希望师生矛盾不会发生,也算是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的美好愿望啊,那么达成这种愿望需要我们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也就是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1、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加强沟通。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要有宽广的胸怀、稳定的心理素质,要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努力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
2、学生与老师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老师不要以权威自居,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服从,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生也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要走极端。
3、老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与教育技巧
首先,要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合理引导,区别对待。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区别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批评脾气急躁的学生,宜采用“访谈式”;批评自尊心强的学生,宜采用“婉言式”等等。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换话题,缓和气氛,避免与学生发生直接的冲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学习成绩差、调皮的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确如此,我们要把自己的一腔热情洒向每一位学生。
4、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本身有很大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 “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总之,有管理就有矛盾。作为老师既要以教育者的姿态、也要以长者的姿态、朋友的姿态来处理学生的事情,在尊重的前提下,学会关爱,懂得保护,掌握分寸,才能减少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主持人:师生关系的矛盾与和谐,无非就是取决于两个主体,一是老师,二是学生。其实,作为老师,蹲下身子跟学生平等交流地对话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作为学生,对老师多一份理解与信任,你会发现原来老师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只要彼此一句暖心的话、一个感激的微笑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充满光明和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