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小班化分层教学的优势——刘建字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浅谈高中语文小班化分层教学的优势

【摘要】小班化分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理念相吻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因此,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班化分层式个性化教学”,它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优势。

小班化教育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基本内涵是学生较少的班级。小班化教学实际上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新,或者说是一场以新课改理念为核心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或者说它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最优良的一种学习方式。

那么高中语文小班化分层教学有哪些优势呢?

一、小班化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构建灵魂,提升素养。

语文新课标基本理念中三个维度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因而语文肩负着育人的功能。我们的学校的很多学生从初中学到高中全部在这里度过,因而构建学生的灵魂,提升学生的素养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提到:“因为教养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文以载道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当然这个“道”不是强加给学生的道,而是由学生自身悟出的道。语文课上学生的悟道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教益。我们高中有些学生由于受大班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智力能力根不上,又忽略了道德品质的修养,针对他们的情况,我们利用小班的优势来弥补他们人生的不足。我在讲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时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无知;孔子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让学生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让学生明白诚信,是处世之本……学生在小班化的教学氛围里更能从孔子的身上,去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构建高尚的灵魂,提升自身的素养。

二、小班化分层教学可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让更多学生有更多机会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不仅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学生学习每篇课文的个体要求未必相同,而教师们的教学目标,常常是全班统一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都是让学生落入教师所设的“圈套”,所以,所谓的新课程改革最终变成了新坛装旧酒,这就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新课改的初衷应该是在教育中实现培养社会所需的多样化人才的要求,学生有权利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真正得到教育的公平。因而,我的语文课上的分层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在达到同一目标的时间上可以有所不同,而且允许不同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

小班化分层教学不仅保留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而且打破了传统编班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小班化教学为解决学生的学习差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在小班化教学中,实施有差异教育的思路才能得到更为完全的落实。

三、小班化分层教学可以鼓励学生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但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和我们平时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个班的学生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重,必然造成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满堂灌,这只是教师的“单相思”,自以为自己全讲,学生肯定能够接受,岂不知道有些学生根本消化不了,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要使孩子能够不断提出问题来,就要给学生足够时间,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发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他把外界的经验通过问题问出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然后把这种经验再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老师如何对待问题,如何回答问题就很重要,这种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中介作用。帮助孩子把这种问题经过整理,经过讨论,使他尽可能快的把外部经验内化成为内部经验,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教师回答问题的水平越高,这种中介的意义就越大,对孩子的帮助就越大。同时这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应对学生的发问,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不同的应对水平,不同的回答方式,对学生的帮助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好的办法是延迟做出判断。而不像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地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所以小班化分层教学能够保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足够把握地回答,能够有的放矢地对不同的学生发问,能够让不同的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发挥了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个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

四、小班化教学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

研究结果表明,老师的视野覆盖一般不超过 25 人,超过这个范围,老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超过人数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结果导致精力有限的教师只能抓两头带中间,即比较多地关心好与差的学生,中间学生则只能“带带过”。于是群体教育中成绩一般的大部分学生就被忽略了,这正是群体教育貌似公平中最大的不公平。“小班化教育”则一改老式教育模式,强调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书本与方法之间等诸多方面的和谐互动,注重每个受教育者平均所能得到的教育和关爱时间、精力比的扩大。小班化教育诞生理论基础正基于此。

小班制在发达国家早已实施了,但在我们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人数总是在40人,甚至70人,这样的班级教学空间拥挤,学习环境恶劣,教师组织教学困难,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实施小班化教学,缩小班额人数,每班不超过30人,为学生学习空间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外在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交流、讨论的机会。这样,小班化教学活跃了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语文教学和初中不一样,它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性。往往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时间去思考。课堂上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能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能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开展能动的创造。由于小班化教学中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开展得较多,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表现的机会多,自主地创造、创新的机会多。

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发现,共同创造,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与友好伙伴。由于班级人数较少,老师能够很快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年龄、家庭、个人爱好、基础、心理、特长、能力、个性等等。由于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的增多,接触频繁,能更容易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的情况,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

四、小班化分层教学可以正确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

由于小班教学,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加上教师整天和学生接触、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备教材,备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小班化分层教学既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又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上要及时的给与关注、指导。老师可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并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五、小班化分层教学可以通过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来反馈学生的知识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小班化教学,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认知负荷,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从而能够更好地去研究和分析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关注课堂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更精心。课下处理作业,老师都能面批面改,及时反馈,并对错处能进行及时讲解使学生尽快改正并掌握。而且,老师每一样作业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批改,真正达到今日事今日毕,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作业的种类虽多,但是他们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起习来不觉得累,老师教起来也很轻松。小班化分层教学在作业问题上减轻了教师不必要的劳动量,能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更能让学生做到不是为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而是把做作业当成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的手段.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行小班化分层教学,具有很多优势,语文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及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只有这样,使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最佳的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最好的发展。总之,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