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英语作业,提高学习兴趣——付向华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创新英语作业,提高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英语作业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和预习下一次将要学习的内容,继续实践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当前,作业的有效性严重缺失,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我们所布置的英语作业大多数是综合性的练习题目,注重应试教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使作业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负担。
一、英语作业现状弊端
现今英语作业的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
1、作业形式机械僵化。单选题+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作业形式上的长期机械僵化足以引起任何一位有毅力的学生的反感。
2、 英语作业不仅形式上机械僵化,更不足取的是不能在作业中渗透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听,说,读,写四技能平衡发展,语法知识适当了解,强调积累高频率词组与有效模仿”。但现今英语作业过度强调语法知识与肤浅的阅读过程。
3、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严重脱节. 由于现在低水平的英语教辅资料满天飞, 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往往是采取拿来主义, 造成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严重脱节。低层次重复或脱离学生的现状的英语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 导致抄袭作业现象蔓延。
4、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区分度。机械统一的作业 , 常常使学有余力的学生 “吃不饱”,学习后进的学生“难消化”, 严重妨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 传统英语作业没有考虑从语言输出有效性的角度来设计题型,更没有在作业中渗透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创新英语作业形式是当务之急。
二、英语作业布置的合理与有效性探究
在新课标要求下,英语作业应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分层作业布置。因此,创新英语作业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作业布置要注重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工作都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在考虑集体共性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在作业内容、数量和形式上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考虑学生在已有的经验、智力、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留出不同层次的分类作业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取得成功,获得良好的体验。例如:在学完NSEFC Book(1) 4 Unit 1 Wowen of achievements可布置以下作业供学生选择:
(1)Try to find out the 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s in thisunit.
(2)Find out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a great person.
(3)Write a paragraph on a great woman or the woman you respectmost.
第(1)、(2)题要求对课本基本掌握,而第(3)题则针对英语水平较高,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的学生。
2、作业布置要突出趣味性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征,善于挖掘语言教学中的“趣”,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唤发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需要。例如:在学完NSEFC 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后可布置学生看电影、演戏剧的作业,并在班上比赛表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讲到Theme Parks,作业就可设计让学生描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主题公园并配上图画。由于是让学生设计理想中的公园,学生操作起来很容易,图画也创作得很有新意,大家很有成就感,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
3、作业布置要注重多样性和综合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网络和录音设备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依照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原则,可将英语作业分为:实践类作业、制作类作业、课题类作业、归纳类作业等。
(1)实践类作业通常有采访、观察记录、调查等。如在上NSEFC Book 2 Unit2 The Olympic Games时,我就设计了以下作业,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对于体育及体育运动的喜好,制定一份采访记录表,要求用英语记录被采访人参加的体育运动,他们的喜欢程度,至少采访5位,并在组内交流。这些采访作业贴近生活,调动了学生们兴趣,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又如在学完了NSEFC Book 3 Unit 2 Healthy eating后,又设计了do a survey,调查超市里常见的食品和价格,并用英语填写商品名称和价格,当然这是周末作业,周一课上汇报交流。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商品名称,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制作类作业:通常有做海报、画小报、制作专题小册子。如学完NSEFC Book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后,让学生制作一本保护环境的小册子,学生对自己编书很感兴趣;学NSEFC Book 6 Unit 3 A healthy life后,让学生制作AIDS宣传海报,在校园宣传和普及AIDS方面的知识。
(3)课题类作业:学了NSEFC Book 3 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后,我设计了一个研究课题:What is in the universe?主要以小组形式去研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新一代中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广泛收集英语信息,以PPT、文章配插图等形式出成果,最后评出了一、二、三等奖予以表扬。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合作学习,还了解了black holes、gravity and other planets等知识,并掌握了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4)复习归纳类作业就是对学完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归纳和总结,以便于记忆。例如:在学完NSEFC Book 4 Unit 2 Woringing the land后,可让学生归纳关于农业的词语。学完每一单元还可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系统的information maps(信息图谱),归纳总结一单元的重难点,从而对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4、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层次性原则
传统的作业不分层次的“一刀切”,过多同一层次上的重复练习,导致许多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则“吃不了”。 作业设计体现教师意志,却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偏离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让差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教师必须采取把作业分层的策略。分层作业又可细分为难度式作业分层与数量式作业分层。
(1)难度式作业分层
难度式作业分层最适合句子翻译。例如翻译此句:他设法把游客及时送到了机场。 (上海卷 2009) 对于翻译能力较好的同学,只提示manage to do ,或不提示。对于翻译能力较弱的同学,提示manage to do ,tourists, send …to , in time .
(2)数量式作业分层
数量式作业分层较适合背诵短文。基础较好同学背诵全文,基础较薄弱同学背诵1-2段即可。
5、作业布置的时间性原则
根据作业的时间性,英语作业可分为短期作业(当天作业),中期作业(星期或月份为单位),长期作业(假期作业)。
短期作业是老师根据当天的教学任务布置的用来掌握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是学生的日常作业,在此不再赘述。
中期作业以星期或月份为单位,就意味学生有适当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份英语作业。这份英语作业不应偏重及时反馈性,而应注重积累性。因此,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这样一个作业时间单位阅读中学生英语课外读物,并且鼓励学生摘录优美句子。如果有可能,可以汇集成英语小报,供同学们欣赏,品味。一来督促鼓励学生重视这份中期作业,二来提高英语佳句欣赏水平,三为模仿佳句积累丰富的句库。
长期作业是指暑假与寒假作业。在家中完成作业是其特点。现在学生家中有英语复读机,mp3与电脑上网是普遍现象。只是平时学生在校学习,这些宝贵的学习工具无法物尽其用。唯有在寒暑假期间,它们才能大显身手。
总之,布置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不仅对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习兴趣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作业布置的方式,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不拘一格的作业,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内在动力,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巧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