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与地理自学——伊胜涛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浅谈素质教育与地理自学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的主流,体现时代发展的新风尚。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我们要践行素质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把握素质教育的脉搏,将地理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谈一下,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倡导学生自学

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意义,向学生介绍自学的方法经验,强调良好的自学习惯,对知识获取、能力增强、成绩提高的巨大作用。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对自学高度重视,转变传统的依赖式听课观念,使学生产生自学的愿望,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习兴趣要持久,就要“习惯成自然”,要使学生养成,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地理,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完成作业,还能在生活中收集,观察、体会,学习地理。

其次,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地理课堂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只有当学生,觉得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时,才会真正投入到课堂互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是学生经常性面临的问题。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情境中,“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的催化剂。

教师要保护学生爱问爱质疑的天性,充分发掘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充分利用问题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能力,互动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新生观点的质疑能力。老师们,要构建一种基于“知识——问题——讨论——再质疑——再讨伦——再升华,拓展,问题解决”的高效课堂模式。围绕问题的解决,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养成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的习惯。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平时,一般是老师提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常常忽视质疑和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能够质疑恰恰体现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是素质教育课堂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善于质疑,主动质疑,养成质疑的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质疑,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就会有很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就会大大提高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质疑,善于质疑,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合理选择自学的方法

 1、学生阅读地理

阅读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地理学科同样不忽视,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审题能力重要途径。教师在学生阅读自学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阅读地理课文,要求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读2、3遍。先找出重点知识点,关键知识点,然后按照知识的前后顺序,构建课文基础知识纲目网络,排好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

2、照纲自学

有的地理篇章,知识点,地理原理,难度较大。即使学生阅读,也是一知半解。这时,就需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可以提前制作好预习案,精心设计好阅读提纲,理出标明重点,难点理解,为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方法,说明思路,从而降低自学难度。

如学习“地球运动”时,就可以列出如下阅读提纲:  
(1)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晨昏线→光照图

(3)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变化

五带的形成

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有利于系统化理解知识,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脉络清晰,易抓住重点,理解难点,降低学生自学的难度。这样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自学效果更好。  
3、自学中,练一练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学生预计学习效果,适度安排一些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情况,自主选择检测一下效果。

实践证明,自学中,练一练,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去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做题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学解决,提高自学效率。学生带着题目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辩正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4、地图工具掌握好

学生自学中,要充分重视认识到地图的作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无地图,不成地理。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发挥地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地理就是学地图”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要通过多种学法来充分接触地图、学好用好地图。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结合实际情况,因材应用,灵活应用,切不可机械,生搬硬套。

 三、培养学生地理兴趣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开展地理自学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就要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多变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就要重视地理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多动手绘图,多动口表达,多动脑思考,自主调查,自主分析,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地理原理,去解决周围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地理自学能力和地理兴趣。

 

老师们,让学生放弃依靠,寻求独立,解放自我,开始自学,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地理教学中,大胆实施素质教育,放手发动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多给学生锻炼环境和自学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完全的学会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