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谐团队,创一流业绩——英语教研室工作汇报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8日 浏览:2
教师简介:
付向华,文山中学高中英语教研室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3年,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曾获昌邑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昌邑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文山中学优秀教师。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同时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英语竞赛并获奖,被评为优秀组织者。
建和谐团队 创一流业绩
——英语教研室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过年好,今天很荣幸能代表全体英语老师在这里向大家汇报过去一年我们英语组在团队文化建设、教学常规管理以及校本教研教改等方面的一些思考与相应措施,仅供各位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英语组是一个团结的大集体,共有教师61名,人数虽然很多,但老师们彼此感情非常融洽,大家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相互扶助,在工作上互相学习,相互协作。多年来,“年长的带头干,年壮的挑重担,年轻的往前赶”已成为我们英语组的工作特色。
2012年11月潍坊市教学能手评选大赛在我校举行,这既是对全市英语教学最高水平的一次展示,同时也是对我们文山中学英语教科室整体协作能力的一次检验。整个大赛期间参赛选手的课前准备、课程安排、学生组织都由我们英语组负责,为了本次大赛的顺利进行,全体英语教研室老师,真正发扬以集体为重的优良作风,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调整自己的既定教学安排,为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最大的方便,保证了本次评选活动的完满进行,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的肯定与表彰。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英语组之所以能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靠的正是我们61个兄弟姐们团结协作,和衷共济。
在教学常规方面,我们英语组成员绝大部分为认真、细致的女老师,而为数不多的几位男老师在认真细致方面更不输于我们女同胞,因此我们英语教研室的教学常规无论在质量、数量还是整体性上,历来都是全校公认的教学常规最好的教研组之一。
好的教学常规首先取决于全体英语组老师高度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多年来工整、美观、质量高、分量足地搞好教学常规已经成为我们英语教研室的光荣传统,每个老师都发自内心地去自觉维护它,无论是备课本还是批改记录,无论是好题集锦还是课堂反思,它们都不再仅仅是一份常规工作记录,更是我们全体英语教研组成员展示自己敬岗爱业的舞台。
其次,严格执行学校和教研室规定的相关要求是我们能够搞好教学常规的重要保障。
既然是常规,就必然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只要大家都按照这个标准去做,那常规就一定没有问题。例如,备课本要按照课型分别写在独立的本子上,每节备课要用红笔做好难易点标注,在本子右侧的备注栏中要及时写上课前提示与课后反思甚至本节课要检查提问的学生的姓名,每页多少行,每行多少单词等等等等这些标准已经成为我们所有英语教师的工作共识,正是在这些共识的指导下,我们英语组才有了整体、美观的教学常规。
最后和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英语教研室的教研教改工作:
在新教育形势下,教学早已不存在改或不改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如何改的问题。过去的一年,我们学校将之确定为课改年,市教研室提出了“四环节双循环”的课改模式,我校在此基础上提升为“331高效课堂”,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英语组全体老师紧跟形势,及时调整思路,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一方面我们依托郝玉梅、王淑红、代玉萍等早已在课改之路上取得不菲成绩的科研力量,在各分校积极组织听课、评课、学课、剖析课的活动,努力学习消化这些优秀老师的课改心得,另一方面,我们深入挖掘年轻教师尤其新分配教师带给我们的新鲜教学理念,丰富我们的教学思维,消除我们的一些陈腐教学观念,让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学生和谐接轨。
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我们的不断课堂改革探索与实践,过去的一年我们在课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在全校形成了具有文山中学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涌现了包括郝玉梅、姚国红、代玉萍、杨保国、杨伟伟、马向前等在内的一大批课改典型,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并且也吸引了很多校外老师前来观摩学习。
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文化、扎实有效的常规工作再加上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的工作态度,保证了我们整个英语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当然,这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地反思总结,戒骄戒躁,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扬长避短,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再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工作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