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之行的学习心得——于国英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4日 浏览:2

11月3号,在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石家庄精英中学参观学习,期中,我观摩了高效的”6+1”课堂以及精致的集体备课,另外还听取了生物备课组长的经验介绍,收获颇多。

四号上午,在从主会场去往教学楼的路上,遇见精中的一名领导,他告诉我们,精中的课堂随便进,随便听,学生会当做你不存在,不会收到任何影响的。说实话,刚开始听他这么讲,我是多少有点不屑的,怎么能一点也不受影响呢?起码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不受干扰吧。带着这样一种心态,我先是来到了二楼的一个教室,恰好是一节生物课,老师在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好多老师在里面,我也悄悄的溜了进去,学生正在安静的填学案,于是我随手翻了翻孩子们的课本以及笔记本,想要寻找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突然,老师说了一句没听懂的话,然后所有学生三四个围成一团,行动之迅速,犹如迅雷不及掩耳,我明白了这是要讨论呢;当然,接下来我重点观察了孩子们的讨论状态,紧张、有序、投入,全员参与,有条不紊,真的不是夸张,非常令人赞叹;之后是展示环节,学生们不断的“我展示”“我补充”“我质疑”,整堂课有激情,真沸腾。同样是45分钟的课堂,但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学生们高涨的主动探究和大胆质疑、以及贯穿课堂的师生激情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了解了,这是精中特有的“6 +1”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流程是“导、思、议、展、评、检 ”以及课下的迁移运用。第一环节“导”时间要求不超过3分钟,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或前天的难点、易混点或作业中的易错题导入新课。“思”的时间要求不超过15分钟,该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按照课堂导学提纲的线路图读课本,自学深思,勾画圈点,或查找资料,或奋笔疾书,分析归纳,作好记录。此时,老师一句话都不说,只是一个一个检查学生是否在学习。第三环节是“议”:该环节学生全体起立,小组交流。交流形式有两种:互学(两人之间)和群学(三人或三人以上)。“展”是紧张而简洁的激情展示阶段。小组同学之间展开对抗、质疑、求助,此时要求老师少说话,不能讲解,只能鼓励学生说,展示时老师点的大都是4号、5号、6号。“评”是老师与学生分享、共同提升的阶段。老师重点讲解学生展示过程中的疑问,精讲解题思路方法、知识点。“检”:“检”时间要求三分钟,前1.5分钟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后1.5分钟检测。还有 “1”就是“用”,“用”----限时训练,限时训练是利用自习课发卷子,卷子是当堂发当堂收。学生得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得分应控制在85分左右。高效6+1课堂,六个环节环环相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学生如鱼得水,学生在神圣的课堂里,思得沉静,议得热烈,展得自信,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从而也实现了课堂高效。

这时候,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课堂,我是否每一堂课都能够精心设计,我是否能合理的支配好这45分钟,我是否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我是否真正做到了精讲少讲,我是否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感觉我不是个合格的老师!

11点多,我们观摩了精中的高效备课,去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心想有如此高效的课堂,一定有精致的集体备课。果然,比我想象的还要精致~~~

精中的备课,会具体到每一分钟要干什么;每一个幻灯片是什么内容,该如何使用;每一个知识点要怎么讲解;会具体到每一个图每一句话;会照顾到班级的不同,学生的参差。精中的备课,有组长的核心领导作用,有对待每位年轻老师的关切,有老师们的极致工作的态度,更有作为大家庭一份子的这份荣耀感,我被深深地折服!

老师们的这份付出,怎能没有满堂的喝彩!

第二天,俺有幸听取了精中生物备课组长王莎莎的经验介绍,这位老师介绍了满满的干货,我也收货满满。

王老师介绍了很多,我也反思了很多。如何使用课本,如何培养规范,如何制作一份高质量的习题,学案,如何落实跟踪,太多太多……我想,关键的关键,是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我要应付,学生也会不认真对待,我若精益求精,学生必然会充分绽放自己!

归来,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后面的路还很长,我想我要跟我的老旧思想做一下斗争了,需要勇敢出击,在文山中学变革的浪潮中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最近,于校长提出了我们学校的行动宣言:有速度才有激情,有力度才会成功,有高度才能沸腾!一个学校的高度,需要这个大家庭的管理力度,更需要我们这些家庭成员的有速度的激情!期待更完美的自己!祝愿文山中学越来越好!
                                       

                                                  文中:于国英

2017.11.10

 

于国英,中共党员,2008年毕业于临沂师范学院,从教以来先后获得昌邑市教学能手、潍坊市教学成果奖、潍坊市青年教改先锋;多次获得昌邑市政府成果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昌邑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另有两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教育刊物上;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荣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员一等奖。


精中之行的学习心得——于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