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教学常规?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1日 浏览:2
4月6—7日,昌邑教研室来我校进行高三教学专项视导,冠县教研室、平邑一中等同仁同时来校学习交流。7日上午,我们一起查看高三的教学常规时,他们惊呼:样板。然后就“教学常规到底重要不重要”展开了非正式讨论。教学常规为什么重要?个人认为,主要基于三点:
一是教学常规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底”。基于不同教学环节的不同常规要求,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底线——当一名年轻教师刚刚走上讲台、无从下手时,如果有着精细的教学常规作引领,他(她)只要认真学习、扎实“照做”,那么他(她)就是一名合格教师。简单说,教学常规是保障“教师”这个称号或岗位的基本要求,并随着教龄的增长,这个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也是一名教师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专业成长之路。
二是教学常规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则”。 有人认为,只要成绩好,教学常规不重要;或者,教学常规耗时太多,耽误了狠抓学生;或者教学常规作假太多,没意思。这些观点,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 “教学常规”的内涵和力量所在。教学常规是一个系统,不是零碎环节的简单相加——我曾说过,推门听课时,就会听出这名教师的“备课”,查看“备课”“批改”时,就能想象出老师的课堂是什么样子。我坚信,过程的变化一定带来结果的变化。教学常规的落实就是我们施教的过程,过程做得好,结果不能说一定好,但至少不会太差;过程做不好,结果一定不会好。这个“做得好”与“做不好”的过程,其实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对教学常规的认知态度:是真做,还是作假。
三是学校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教学常规落实力度的竞争。上周我们去临朐一中、莱芜一中和泰安一中学习,这三所名校在介绍经验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学常规”的重要性。临朐一中校长说,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莱芜一中更是提出了“常规即师德”,常规做得怎么样,直接和“师德”挂钩。在我看来,教学上没有秘密武器,只有“常规”武器。在新高考形势下,在教学质量的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谁把常规做到了极致,谁把赢得了质量的主动权。不重视常规落实,只强调教学质量,到头来只能是缘木求鱼。在教育质量的粗放时代,可能会偶尔赢得几次小胜,但在越来越精细、精准、精确的今天,要赢得高考这场战役的最后完胜,教学常规就是我们的“核武器”。
一家之言,与各位老师交流分享。
2017年4月8日